蓬源镇

蓬源镇

机构简介

蓬源镇简介

蓬源镇位于衡东县东北部,凤凰山群峰耸立,直刺苍穹,成为衡东县与株州县、攸县的天然分界线,蓬莱(蓬源峰)是境内最高峰,海拔644米。该镇北与株洲县交界,南与攸县相连,县内与杨桥镇、荣桓镇接壤。1989年与原云集乡合并而成。西南距衡东县城洣水镇30公里,蓬源镇山水的灵气,养育了勤劳聪智的蓬源人民。著名的铁路建筑工程师、党的八大代表、兰新铁路设计师刘铁岩先生(1921一1972)就是蓬源镇云集村人。

农业

蓬源镇的农产品以稻谷为主,盛产茶油、大豆、花生、红薯、木材、生姜、辣椒、百合、牲猪、家禽、蛋品等。商品流通十分活跃。本地的拳头产品西瓜、辣椒、百合、生姜成了外地客商的抢手货,还有薯粉丝、刀豆丝、山羊倍受顾客的青睐。庭院经济和家庭规模养殖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传统农业正逐步向市场农业转变。公路交通发展迅速,省道贯穿全境,村级公路四通八达,程控电话已经开通,直拨世界各地,供电供水条件优越,民风淳朴,政策优惠、配套,是投资建厂的风水宝地。年轻而古老的蓬源,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昂首阔步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位置和资源

蓬源镇潭江村地处衡东县北部,距镇政府约1公里,镇通县公路挨村而过,交通便捷。该村现有12个组,356户,总人口1360人,共有土地面积3172亩,其中:水田1409亩、山林1656亩、水面107亩。经济收入以外出务工、种植、养殖和经济林为主,通村、通组公路、通户道路实现水泥硬化,有线电视、固定电话接到每家每户,蓬源镇拥用各类工业企业53家,年产值1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有25家,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5.7亿。2007年,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又有不少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落户桃水,伴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蓬源镇确立了建设"一园两区"的产业发展思路,描绘了"工业向小区集中"的崭新的发展蓝图。已有21家工业企业落户桃水工业小区,园区的年产值将超过3个亿,同时,蓬源镇也已基本形成了以氧化锌为代表的化工业、烟花鞭炮业及以环保砖为代表的新型墙体材料业三架并驱的工业格局。

蓬源镇区资源丰富,是全省一个重要优质煤基地,全蓬源镇有1个市国营煤矿,9个个体煤矿,年产煤50万吨,对工业企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始建于80年代的一批化工企业,为桃水的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积累了大量经验和财富。已形成的氧化锌、氟化钠等拳头产品享誉省内外。

蓬源镇有6.8万亩优质油茶林,是全省一个重要油茶基地,恒源油脂有限公司已成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桃水茶籽油"被评为全省驰名品牌。新造油茶林苗木全部采用新市油茶场采穗圃的穗条嫁接的两年生优良无性系嫁接苗,主要品种为茶陵166号、桂4、巨建2号等多个品种,造林株行距为3m×3m,每亩75株。造林后连续三年进行垦复抚育并施肥,油茶林林相整齐,长势良好,整个油茶林在造林后第三年(2004年)就开始挂果,2005年进入盛果期,现已经进入丰产阶段,2006、2007年连续两年每年产球果4万斤以上,产油2000斤以上,亩产油达40斤以上,副产品茶饼4吨,收入近5万元。2008年经过精心培育、管抚,更是丰收在望。2008年10月27日通过衡东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测产,结果如下:1号油茶标准地平均冠幅259厘米、产球果246.05公斤、平均每公斤球果50个,以1号标准地计算折每亩产球果1537.8公斤。2号油茶标准地平均冠幅263厘米、产球果224.5公斤、平均每公斤球果51个,以2号标准地计算折每亩产球果1403公斤。并随机抽取10个球果测量平均直径为4.37厘米。计算2个标准地平均亩产油茶球果1470.4公斤,依每百公斤球果产5公斤油的出油率计算,亩产茶油可达73.5公斤。可产球果7.352万公斤(50亩),可产油3676公斤,收入可达14.7万余元(40元/公斤),亩平收入2940元。